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
2月金融数据阶段性走弱 降准、降息仍有空间
发布时间:2022-03-14

3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月主要金融数据显示,金融数据出现阶段性走弱。

初步统计,2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21.12万亿元,同比增长10.2%;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1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5315亿元;2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3万亿元,同比少增1258亿元;广义货币(M2)余额244.15万亿元,同比增长9.2%,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6个和0.9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2.16万亿元,同比增长4.7%,增速比上月末高6.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2.7个百分点。

综合市场分析看来,尽管2月金融数据整体不理想,结构性问题仍在,需要政策加快发力。但也无需对经济过于悲观,伴随稳增长效果逐步显现,经济或在二季度前后改善显著。

社融增量不及预期

由于信贷类资金同比大幅少增,2月社融增量不及市场预期。

数据显示,2021年2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19万亿元,不及市场预期(2.22万亿元),同比少增5315亿元。



具体而言,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9084亿元,同比少增4329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480亿元,同比多增16亿元;委托贷款减少74亿元,同比少减26亿元;信托贷款减少751亿元,同比少减185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4228亿元,同比多减4867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3377亿元,同比多2021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2722亿元,同比多1705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585亿元,同比少108亿元。

从社融结构看,新增信贷放缓、表外融资收缩拖累,反映出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疲弱。企业债与专项债发行同比多增,一方面反映国内信用环境有所回暖;另一方面,专项债发行强劲,预示未来基建投资增速有望改善。

从表外项目看,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同比分别少减26亿元、185亿元,少减规模有所下降,影子银行业务将逐步走向规范化发展。

居民中长期贷款首次减少

“在上月金融数据较快增长过后,本月部分数据出现回落或不及预期,结构也不够理想,反映出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仍然偏弱,经济爬坡过坎压力不小。”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

从2月新增信贷结构看,居民、企业信贷需求疲弱,居民和企业中长期贷款均同比少增。

央行数据显示,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23万亿元,同比少增1258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居民中长期贷款减少为2007年有数据记录以来的首次。

具体而言,住户贷款减少336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2911亿元,中长期贷款减少459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24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111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052亿元,票据融资增加3052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1790亿元。

2022年以来,受疫情不确定性及楼市大行情趋稳影响,房地产市场持续维持降温态势。温彬认为,居民贷款的回落,体现了消费和购房需求不足,消费的复苏面临不小压力。

周茂华表示,国内经济面临复杂的内外环境,全球疫情影响尚未结束,国际地缘局势升温,能源及部分原材料面临成本压力、供应瓶颈、海外政策转向等,国内部分中小企业和行业经营仍面临一定经营困难,也会影响消费者与企业预期与支出。



“历史上看,单月数据经常上上下下,但其中很多是因为季节性等因素导致的正常现象,过于关注单月数据的波动只会给自己带来‘雾里看山’般的困扰。”对于2月信贷数据的表现,并不建议过度关注。

春节月的金融数据建议使用“双月同比”这两类统计量,即临近两个月新增量之和的同比增速。“双月”数据可以滤除单月指标的上上下下,同比增速则可以消除季节性的影响。今年2月贷款的双月同比增速为5.5%,与上一月的5.6%基本持平,显示出剔除春节效应后的2月份信贷增长是稳定的。而且,5.5%的双月增速明显高于2021年末的-10.8%和2021年三季度末的-9.4%,体现出了贷款增长稳定性的改善。

1月份信贷供需两端放量,创出历史新高,2月出现季节性回落,也有一定影响。

M1回升、M2小幅回落

数据显示,2月末,M2余额244.15万亿元,同比增长9.2%,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6个和0.9个百分点;M1余额62.16万亿元,同比增长4.7%,增速比上月末高6.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2.7个百分点。

不过,虽然M2和社融增速小幅回落,但仍维持在9~10区间。与此同时,2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2.54万亿元,同比多增1.39万亿元。其中,财政性存款增加6002亿元。

M2同比增速下降与当月财政性存款增加6002亿元有关,由于财政性存款不在M2统计口径内,缴税将对M2带来压制。整体看,2月份金融数据走弱主要受内部外因素共同作用,预计后续政策层面将继续发力,进一步采取措施托底经济发展,稳定企业对未来经济增长的预期,提升企业信贷需求,M2和社融增速有望回暖,但大概率仍将在9~10区间内运行。



降准降息窗口尚未关闭

近期,央行宣布将依法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总额超过1万亿元。对此,有分析认为央行此举等同于50个基点的全面降准,进而做出近期央行降准降息必要性降低的判断。

综合市场分析来看,这种看法并不准确。央行下一步是否降准或降息,还是要基于市场流动性和经济运行状况的整体把握。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经济增长5.5%左右的目标,其中几个关于货币政策的新提法也引起市场关注:一是,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二是扩大新增贷款规模,三是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以及确保综合融资成本实实在在下降。

要实现5.5%的增长目标,需要政策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财政政策要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加大支出力度,尽快发挥稳投资对稳增长的支持作用。货币政策要发挥好总量政策和结构性的双重功能,找准时机,降准、降息仍有必要、有空间,加大力度提振需求,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确定了稳增长目标,货币政策要加大实施力度,在狭义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降成本和扩大新增贷款规模的要求下,货币政策还存在进一步宽松的空间,降准降息的窗口尚未关闭。

由于社融、新增信贷数据不及预期,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理想,市场对央行进一步降准、降息预期有所升温;结合从目前国内需求复苏偏弱,经济面临的压力仍较大,央行适度动用利率与存款准备金率可能性上升。

万金融【官网】 - 专业提供个人、企业贷款的金融咨询信息服务平台